原晋辉
据国家最新统计,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其中6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不断增加的建筑,使建筑用能数量愈益增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总量及其所占比例还将继续增长,国家的能源负担将更加沉重,经济高速增长对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正在增加,形势日趋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节能工作必须尽快扭转当前严重落后,而且长期以来总体进展缓慢的状况,按照建设部建筑节能计划纲要,跨越式地向前发展,使高能效、高环保的建筑日益成为时尚,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经济社会得以长期持续发展,而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
近几年来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我们引进了发达国家先进理念,并研发了一大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主要包括节能省地的规划与设计、减少围护结构散热、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水与照明控制等措施。 现结合我市的建筑节能具体情况,作一些的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规范。
一、 建筑给排水系统和卫生器具
建筑给水系统是指: 将城镇给排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的水经引入管送至建筑内的生活和消防设备,并满足各用水点的水质、水量和水压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给水方式有直接给水、单设水箱和水泵给水、单设气压给水设备的给水、分区给水四种最基本给水方式;给水方式按照水平干管在建筑内敷设的位置分上行下给式和下行上给式和两种兼用的管路布置;高层建筑出于层数多,必须进行竖向分区,避免管中的压力超过其工作压力而损坏管道,避免静压过大使出水产生喷射。
室内生活排水:分污水和废水排水系统。
中水处理工程:利用生活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小区供生活杂用,中水处理方法可分为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膜处理法,适用于缺水地区的各类民用建筑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
虽然我市的多数居民和生活小区等均实行了户户装水表,担忧的问题是:给水管网的跑、冒、滴、漏较严重,经常发生用户的耗水总量和出水总量不吻合;水表的计量精度应改进,精确到只要有水滴都可以计量;完善或改进农村地区用自然水资源的计量和控制设备,避免农村地区无节度的使用资源,提高节能意识。提倡以下做法:水的二次利用:即中水处理系统或不处理直接利用,如洗衣水,洗菜水或拖地水等均可以积攒起来供冲洗座便器用;使用节能洗衣机或节能卫生器具。
二、建筑照明用电系统、用电设备
建筑照明用电系统较完备,户户安装电度表,用电按表缴费比较公平,但在过路损耗上应加以控制,再者室内应多用节能家电、环保家电、绿色家电。
三、建筑采暖系统
对既有的建筑采暖目前有集中采暖和分户采暖两种方式,对新建的建筑现在多数已采用了分户计量,尽管这样也未从根本上解决热能的计量和节约问题:
1、我国现行的供热收费制度是按建筑面积计算采暖费,不管是节能建筑还是非节能建筑,都是按建筑面积收取采暖费,这样不尽合理,应改进为可由住户自已随意调控的室温控制器--恒温阀即计量收费的先决条件是室温可由用户调节及控制,因此,需要在每台散热器处安装一台恒温阀。收费多少按用热量进行收取。
2、热量计量设备--热表及热量分配表
户用热表:每年新建居住建筑需要量,假定每户100m2,每年户用热表需求量2500万台。每台按600元计,年总产值150亿元。
热量分配表:适用于既有建筑的改造,每台散热器需安置一台热量分配表。具体数量取决于改造计划。
3、系统控制产品--差压控制器等
总之,采暖系统应尽量做到:对于新建集中供热的采暖系统,应进行热水连续采暖设计,室内采暖系统的共用部分应当使用双管系统,应能实施分室温度调节和分化瓦解计量控制;采暖供热系统规模较大时,宜采用间接连接的一、二次水系统,供暖保温材料层厚度按"经济厚度"方法计算;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居住建筑安装的用热计量装置应当满足分户计量的要求;对具备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的建筑,建设单位应当选择合适的可再生能源,适用于采暖、制冷、照明和热水供应等。
四、结束语
以上我们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标准、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以及建筑节能的检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和多角度的思考,认为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建筑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苦的任务,值得全社会重视.
(作者:晋城市建筑经济管理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21994)
2、王继强,俞剑琳。德国绝热混凝土模板节能建筑体系J.新型建筑材料,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