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预报:

浅析强夯法的施工工艺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4/9/15   字体显示:    点击:1657 次

师胖胖

                                                                   

   我国幅员辽阔,地基土质各有不同,随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其土性因土的种类不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别。强夯法对基底的加固处理具有经济易行、效果显著、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泛、施工周期短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在全国各地的工程施工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  强夯法  加固   施工工艺

     一、强夯法的由来
   1957
年,英格兰的道路研究所就曾运用普罗克特(Proctov)击实原理进行过深层土体的压实处理,但直到1970年前后,强夯法才在法国工程师路易斯·梅纳(LouisoMeiiard)的开发和倡导下,真正大规模地应用于深层土体的加固处理中。我国专家从 1975 年开始引进强夯技术, 1978 年底开始在工程中试用。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将一个重锤(一般为10~40t)从高处(10~40m)自由下落,夯击地基,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地基土体施加一巨大的冲击能量,加荷历时约几十毫秒,对含水量较大的土层,加荷时间约100毫秒左右。土体在这种巨大的冲击能量作用下,土体颗粒重新排列相互靠拢,排出孔隙中的气体,使土体挤密压实,强度提高。

二、强夯法施工工艺 
  1.强夯前的施工准备及相关要求 
  施工前,必须查明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地下各种管线和构筑物的准确位置以及标高,并采取相关的处理方案,以免为后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于产生的噪音与振动波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居民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采用隔震沟进行消除。在施工现场选择一个不小于500 m2且有代表性的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初步确定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垫层材料要采用透水性好的砂、砂砾、石屑、碎石土等。施工前须检查锤重和落距,计算单击夯击能,并对夯点进行放样,认真记录每个夯点的夯沉量,原始记录必须完整、齐全。
  2.强夯施工 
  夯点布置是否合理对于夯实效果有直接影响。强夯点一般采用梅花形布置,这样的夯点布置对于提高地基的整体承载力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利于夯机的操作。强夯处理范围必须大于基础范围,其具体放大范围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施工或者根据路基的填筑高度和宽度确定,也可以根据构筑物类型的重要程度确定。夯点间距的确定,一般取1.5-2.5倍的重锤直径。每30005000m2工作面为一个施工单位,也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综合确定。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 强夯一般分三遍施工。第一、二遍为间隔跳夯方式施工, 最后一遍要以低能量满夯, 夯位中心距1.5m,主要作用是将表层松动的土夯实。如果土质渗透系数偏低,含水量偏高,就需多夯一至二遍,具体情况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锤中心间距为锤直径的1.5-2.5倍。检查夯击质量的一般标准是,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得超过5cm,否则加击。每夯完一遍后要有推土机对所夯后的路基进行整平,整平后用30T压路机再进行静压,碾压次数不少于两遍。

3、强夯的间歇时间 
  强夯的间歇时间是指相邻夯击遍数之间的时间差。间歇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土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的时间, 渗透性好的土质,第二遍施夯时间,与其相邻的第一遍夯后应施夯时间间隔不得少于4,每个夯区的第三遍满夯必须在该夯区第二遍施夯完毕四天后进行。一般情况下,碎石土和砂土,其间隔为7-15天;低饱和度的粉土和黏性土为15-30天。具体情况只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天气和气候条件以及土质的具体特点决定。强夯完毕后要做相关试验,测量地基的夯后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三、质量检验

  1、施工过程中应必须对施工中所要记录的各项检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比如每夯击一遍后的沉降量、所做的土工试验的相关数据、强夯置换墩的深度以及置换料的数量等,对于不符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其它有效措施或者再采取补夯措施。  

2、强夯处理后的路基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方可做验收承载力检验。透水性好的路基,间隔时间一般为一至两周;透水性较差的路基,间隔时间一般为两至四周。强夯置换的路基时间间隔一般为四周或者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几天。  

3、质量检验的方法及数量,公路上常用的检验的方法是用路基弯沉检测法,有时根据设计要求或现场实际情况也选用现场原位测试和室内常规的土工试验。对于一般没有特别要求的公路路基采取以上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的数量,做弯沉试验要严格按照路基弯沉试验规程进行检测;做原位测试公路上一般是一个分部路基工程不少于3处,但是对于分段的强夯路基每段1-3处。最终的检验结果都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四、结束语 
    强夯施工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机具简单,施工方便,加固地基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泛,能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是目前公路工程和其它野外作业的工程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但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土方含水量比较敏感,高含水量的土锤击后容易造成橡皮土;施工场地不易太小,否则施工机具无法施工;不适合用于离建筑物和构筑物比较近的区域;施工过程中震动比较大,容易产生震动和扰民;施工中要掌握好机具的稳定性,否则易于出现伤亡事故。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使其更适用于我们的工程施工中,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山西陈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叶书林.地基处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徐至钧.强夯和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机械工程出版社,2004. 


作者:师胖胖         电话:187 3560 0085         邮箱:741086375@qq.com 

主办单位:山西省晋城市土木建筑学会  邮编:048400 技术支持:天狐网络 晋ICP备14006388号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新市东街859号 电话:0356-2051764 13503568788 邮箱:zyg8788@163.com 466361632@qq.com
晋城技术鉴定 晋城技术服务 晋城市土木建筑学会 晋城房屋建筑技术鉴定 晋城土木工程技术鉴定 晋城建筑技术服务 晋城房屋技术鉴定